本站
?
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改革進程中,眉縣聚焦傳統項目審批環節繁、周期長、服務散等問題,創新構建以“極簡審批”為核心、多舉措協同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“1+N”審批服務模式(“1”即通過標準化建設規范審批事項、流程與時限,筑牢“極簡審批”根基;“N”則涵蓋分級分類審批、并聯辦理等多元創新舉措),讓全縣一般社會投資項目、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50個和85個工作日內,平均壓縮36.8%;已有41個項目高效辦結施工許可、人防審批等關鍵手續,企業滿意度達98.3%,實現審批效能與企業滿意度“雙提升”。
一、錨定標準化建設,筑牢審批服務“硬支撐”
(一)實行清單管理,明確審批范圍。嚴格對標國家清單,將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涉及的許可、備案、市政接入等36事項納入縣級清單管理。將政府投資項目、社會投資項目分別劃分為4個階段20項、3個階段16項審批事項,同步完善辦理指南與表單,明確申請條件、流程、時限等要素,做到“清單之外無審批、指南之外無要求”。
(二)規范審批過程,杜絕隱形環節。制定《眉縣踏勘評審工作實施辦法》《專家庫管理辦法》,將技術審查、現場踏勘等核心環節細化為可量化標準清單。依托寶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,建立全流程閉環管理機制,實現業務線上留痕,有效防止“體外循環”和“隱形審批”。
(三)公開審批時限,壓減辦理周期。建立項目全周期限時辦結機制,將立項至市政接入各環節納入統一計時管理,公開辦理時限與規則。整合行政許可與技術審查時間管控,規范“特殊程序”使用,依托政務平臺實現時限預警和超時督辦,政府投資項目、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29.2%和44.4%。 ?
二、聚焦便利化改革,打造營商環境“新優勢”
(一)實施分級分類審批,提升服務精準性。編制政府投資類、零增地技改類等6個主題式項目套餐,企業自助“點單”,審批部門按需加速審批。推出城市更新項目等專屬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務,政府與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平均提速36.8%。
(二)推行并聯協同審批,打破部門界限。落實“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”,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44項審批事項線上辦理。按階段推進項目核準與用地預選證、人防審批與工程規劃許可證等關聯事項并聯辦理,每個階段至少2項事項并聯,全縣工程類項目審批并聯率達31%。
(三)創新驗收發證機制,助力項目早開工。完善聯合驗收辦法,規劃核實、消防、人防等事項實現“一窗受理、聯合踏勘、統一出件”,已為6個項目完成現場聯合驗收。擴大分階段施工許可證辦理范圍,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智慧冷鏈物流園等5個項目提前2-3個月開工。
三、深化個性化服務,激活項目推進“源動力”
(一)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,推動政策落地。圍繞項目審批全流程,每季度開展“三送三進”(送審批進項目、送政策進企業、送服務進園區)活動,解讀用地規劃、施工許可等高頻事項政策。已為鈦谷東區精密熔鍛生產線等30個項目企業開展宣講,助力項目加快落地。
(二)精準化配備項目管家,提供全周期服務。組建20人跨部門“項目管家”團隊,建立重點項目聯席會議機制,提供審批前政策指導、審批中業務輔導、幫辦引導“三導”服務。為新能源設備研發智造中心等47個重點項目定制《審批服務保障臺賬》《審批環節作戰圖》,實施動態跟蹤和節點預警。
(三)主動化開展走訪紓困,破解審批難題。深化“審批服務月”成果,“項目管家”聯合項目包抓單位,集中走訪省、市、縣級重點項目,提供“零條件、零等待、零距離”幫辦代辦服務,累計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80余件。
?